地 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电 话:020-123456789
网址:ue61y.sejourzen.com
邮 箱:admin@aa.com
广东人的各有广东中秋节绝不只是“嫦娥”“蟾宫”,除了赏月、千秋吃月饼,人除“粤式中秋”还有许多花样玩法——各地都流传着自己独特又有趣的吃月中秋传说,且形成了颇具当地特色的饼过中秋习俗,流传至今。月热样多比如广府的火朝树中秋、潮汕的天花烧瓦塔,还有吃糖鸡、粤式中秋舞草龙、各有广东唱月姐歌……
如果你生在广东,千秋它们当是人除你最值得回味的童年记忆;如果你没到过广东,来体验一回“粤式中秋”民俗绝对是吃月件值得且有趣的事。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欣怡
图/资料图片
龙
舞南粤
我们通常的饼过认知,舞龙活动通常是在过春节期间进行,但在广东,中秋舞龙似乎格外常见,独成一道风景。
◎火龙驱灾
在广州白云区的江高镇、均禾街、白云湖街及周边地区的“舞火龙”活动,据说源于元末,刘伯温起义时,曾号召百姓以舞火龙驱赶元兵;另一传说又认为来源于清咸丰年间民间为驱除蝗虫灾害而点燃火龙起舞。
如今人们是用麻绳或野藤条做“龙筋”,折榕树枝扎成“龙身”,以榕树叶做“龙鳞”,取榕树根须做“龙须”,带叶的榕树枝作为“龙尾”,再用铁条烧焊成龙头、龙角的框架,用树枝和树叶装饰,用手电筒做“龙眼”,用柚子或者木瓜做“龙珠”。中秋当晚,龙身上每隔80厘米放置一盏点燃的油灯,再插满点燃的香火,村民便开始燃放烟花、鞭炮,在祠堂前舞火龙,祝福驱灾。
◎人龙祈福
湛江地区的“人龙”堪称“东海一绝”。人龙舞将海岛群众娱龙、敬龙、祭海、尊祖、奉神等多种习俗融入其中,几十名青壮年以人体相接,组成“长龙”,在锣鼓震天、号角争鸣中,动作稳健,步法流畅,队形多变。
据表演艺人口口相传,人龙舞大约始于明末,被清军大败的明军撤退到雷州半岛和东海岛,适逢中秋,地方百姓为鼓舞明军士气,编排了这个舞蹈,此后便流传开来。
◎草龙求雨
在东莞市的企石、横沥、凤岗等镇,每逢中秋月圆时,当地人就会用稻草、竹、木片等扎制“草龙”,再以剑麻作龙须,手电筒作龙睛——稻草为“五谷之王”,农历八月正好是秋收之际,此时广东雨水相对较少,舞草龙主要是祈福求雨。
草龙一般是在地塘(或广场)表演或巡游。先由村中长者行拜祭仪式,再以朱砂笔为龙点睛,入夜后,村中金鼓齐鸣,祠堂里开始祭祖、拜龙,村民点燃线香后,插在草龙上。然后由青壮年举起龙身舞动,瞬时火光飞舞,犹如金龙翻转。
在旧俗中,舞龙者还故意只穿牛头裤(短裤),不穿上衣(注:衣服一旦着火,烧伤更大),人们则会往舞龙者身上、脚下掷爆竹,让舞龙者飞跑躲避,旁边还安排有助龙舞者(中途可与舞龙者互换休息的人),手拿大葵扇,为舞龙者遮挡爆竹,场面热闹欢腾。
火
映明月
据清《南海续志》引明末清初的《恭岩札记》载:南汉国每当上元、中秋两个时节,广州人均燃灯祈祷,号曰“赛月灯”。广东人过中秋点灯笼的习俗不仅历史悠久,还玩出不少花样,点燃的也不只是灯笼,还有各种香火,寓意日子“越烧越旺”。
◎树中秋
颇有情趣的传统民俗“树中秋”大概于清代中期在广府地区盛行起来——“树”作“竖”,即将彩灯高竖起来的意思,广府人也称之为“竖中秋”。彩灯是各家自己扎的,用竹条作架,外敷薄纸,内点蜡烛,下面再联结一串小灯、银铃,又系上彩旗等,用绳系在竹竿上,高竖于屋檐、露台或树上。入夜后,便见满城灯火和明月争辉。
◎烧瓦塔
清代流传的《羊城竹枝词》中云:“中秋佳节近如何,饼饵家家馈送多,拜罢嫦娥斟月下,香芋啖遍更炒螺。”可见吃香芋、田螺已成为岭南人过中秋的习俗之一。在潮州,除了吃月饼、芋头,还有拜月娘、烧瓦塔等习俗,起源可追溯到元代。
瓦塔用废砖瓦在旷地上砌成,大小高低不等。塔顶留孔洞,塔心装柴草。点火后,撒松香助燃,便见火光直冲塔顶,再撒盐,更有噼啪作响,如放鞭炮。相传这是当年汉人为了反抗元兵入侵,特在中秋之夜相约点燃瓦塔,共同行动,后来就演变为中秋的传统活动之一。后人点火烧塔则有表达收获的喜悦、祝愿生活像塔中烈焰一样红红火火之意。
◎舞火狗
在广东惠州龙门蓝田瑶乡,中秋佳节有“舞火狗”的民俗。这既是舞蹈,同时又是一种特殊而神圣的仪式——蓝田瑶族少女们的“成年礼”。这也是中国唯一留存的民族图腾祭祀与少女成人礼相结合的古老民间宗教仪式。
相传瑶族先祖是由狗哺奶长大,为了铭记狗作为“再生之母”的恩德,他们便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夜举行“舞火狗”活动。当晚,未婚姑娘们会在手臂、腰部用山藤绑上黄姜叶,头戴竹笠,并在上面插点燃的香火,扮演“火狗”,然后边舞边唱至村外小河边,再将身上的黄姜叶、竹笠和香火统统扔到河里,并用河水濯洗手脚、沐浴全身,以此祈福、祛邪。男青年们则在一旁燃放鞭炮。据说,每个未婚姑娘要参加二到三次的“舞火狗”活动,方能宣示自己已成年,可以进入谈婚论嫁的行列。
歌
拜月姐
广东多地都有农历八月十五夜拜月娘的习俗。“月娘”又称“月姐”,大多数人都以为是指嫦娥。但据《山海经》记载,常羲又称常仪,她生了十二个月亮,所以一年有十二个月,那么“月娘”就有可能指的是月亮之母常羲。而在广东韶关地区,对“月娘”的解释却还有一种说法——
◎唱月姐歌
韶关仁化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石塘古村流传着不少独具唐代宫廷韵味的“月姐歌”,在当地妇女间广为传唱。2009年,这些“月姐歌”已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月姐歌”的传说是这样的:唐代宫女们为了宣泄心中的愁闷,常常用歌曲对着月亮倾诉衷肠。后来一个叫月莲的宫女流落到民间,在仁化县石塘村定居,便把宫中学到的一些曲调传授给村中妇女们演唱,后来就演变成每年中秋节大家边赏月边演唱“月姐歌”的习俗。
“月姐歌”在婆媳、妯娌、母女、姐妹间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千年,以其独特的方言、演唱形式、内容和独有的唐朝宫廷韵味,成为客家民歌中一枝独秀。演唱并无伴奏,多以合唱为主。演唱的同时还伴有游戏环节。
记者手记
中国人的浪漫
与中秋相关的关键词有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核心是“月亮”。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人们将月亮作为神明来崇拜。《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即指天子在春分祭日、秋分之夜祭月。这一仪式虽然属于一种“官方行为”,只有象征皇权的天子才能参加,但在社会开放、经济繁盛的唐代却已在民间产生巨大影响。赏月这一风雅之举在文人中盛行,后发展为中秋拜月的民俗,中秋节随之而来。
古人望月,产生诸多联想,遂编造出诸多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代代相传,版本多样,但无一不体现出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神话故事丰富了中秋的内涵,也为中秋传承至今创造了条件。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于2006年已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千百年来,中秋节历经层层演变,也被不同地域的人们在实用主义原则下,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并发展出各具特色的仪式、习俗去纪念它。在南粤大地,当然不止这次列举出来的这几项中秋民俗,广东人的中秋节俗丰富多样,代表的都是大家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
时至今日,虽然在科学层面早已证明月球上没有嫦娥和玉兔,但中国人依然以自己的方式,创造新的“神话”载入史册——我国的月球探测器命名为“嫦娥”,我国首辆月球车名叫“玉兔”……当月亮不再神秘,我们依然选择去热烈地唱颂它、祝福它,这便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